傳承好家風︱大田縣農信聯社機關第一支部開展家風故事分享交流特別主題黨日活動
文章作者:大田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文章發布時間:2022年04月26日
4月26日,大田縣農信聯社機關第一支部在福萬通一層“三有書屋”開展家風故事分享交流特別主題黨日活動。縣聯社機關第一支部書記林起麗主持會議,支部全體黨員、積極分子參加了活動。
活動期間,黨員們圍繞家風故事進行了分享,并重點圍繞“儉以養德”這一主題展開交流研討。黨員們表示,在新時代,更要注重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并將其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堅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陳汝君
諸葛亮的家訓思想影響深遠,一直為后人稱道,其“靜以養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志當存高遠”等,已成為激勵士人修養的至理名言。我們每個人都提高自身的節約意識,將節約、節儉的觀念內化于心,外踐于行,以身作則,才能更好服務社會,實現人生價值。——汪玉金
儉養廉、儉養德,勤儉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以純樸簡約的、勤勉務實的作風要求自己,自覺克服嬌氣,遠離奢侈欲的誘惑, “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林五二
三國名臣諸葛亮的家風故事,讓我更加深刻感受道德品質的涵養錘煉和家風祖訓的潛移默化的重要性;更深層次感悟“成由勤儉破由奢”的內涵。作為新時代的農信一員,我們要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不論生活水平改善到何等程度,均不能忘記傳承和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作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做新時代的農信好青年。——嚴玉梅
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節約。作為新時代的一名黨員,我們要率先垂范,踐行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傳承傳統美德,從自我做起時刻做勤儉節約的代言人。——陳維亮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家訓世代流傳,如暮鼓晨鐘,給人警醒,催人奮進。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我們要從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做起,從點滴中養成合理的消費習慣,把勤儉節約貫穿生活工作的各個環節。——林長接
好的家風淳樸無華,催人向善,是引導兒孫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門,也是約束兒孫行為規范的內心準則;反之,則誤人誤己,誘導兒孫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齊家,往大看是治國平天下。傳承推廣好家風,是時代賦予我們黨員責任。